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媒介宝库栏目--->媒体杂谈-->详细内容
《光明日报》:境外资本将进入人才市场
作者:佚名 日期:2001-9-3 字体:[大] [中] [小]
-
据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唐军透露,国家将正式制定法规允许外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将允许建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目前,国家人事部正着手起草《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网络人才中介服务管理办法》、《外国在华人才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等法规,以有效的法规建设来促进人才市场建设。
可以预计,随着政策的出台,对中国人才市场觊觎已久的外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必将大举进入,中国人才市场面临重新洗牌,一批带有浓厚行政色彩、远离市场的官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将难免出局的命运。
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陆珉对笔者坦言:“开放在所难免,堵是堵不住的。中国加入WTO后,人才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区域性国家级人才市场的体制、管理、服务和思维方式上都要市场化。”
据了解,截至2000年年初,全国共有人才流动机构4100多家,其中,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3100多家,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机构420多家,民办中介服务机构630多家,全国共有挂牌人才市场2600多家,新的中介机构不断涌现,竞争异常激烈。“数量多,但规模大的少。”国家人事部行政研究所的刘文彬这样评价目前人才市场的现状。
目前,在人才市场居于主导龙头地位的是人事部同当地政府组建的7个区域性人才市场和13个大型专业人才市场。这些机构绝大多数还是靠行政手段来管理。“我们不以赢利为目的,主要配合当地政府的人才战略。”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多数国家级人才市场负责人都这样表态。当问及他们现在的经营规模、市场份额时,他们却避而不答。
在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的夹击下,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处境尴尬:一方面人才市场越来越大、越来越细化,一些中外合资的、甚至是外资的顾问公司、猎头公司正以各种方式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对国字号人才市场形成冲击;另一方面由于现有人事体制的原因,这些政府部门主办的人才中介机构仍然是事业机制,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步履艰难,无所适从。
“实际上人力资源也是一个产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编辑部主任尹小安认为,发达国家按市场来配置人力资源,他们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都按市场规律运作。而国内目前的人力资源是一半按市场配置,一半按行政权力配置,竞争劣势不言自明。作为美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旗舰”的TMP(monster. com)的资产达40亿-50亿美元,日本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Rec ru it去年也有10亿美元盈利。
早在90年代初期,国外一些著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就已经想方设法进入中国。目前,绝大多数全球跨国管理顾问公司都已经直接或间接进入中国人才招聘市场。由于受政策限制,这些公司在各地的办事处只能作为联络机构,不能直接开展业务,于是不少公司采取合作成立猎头公司等方式低调介入中国市场,业务量并不大。
而真正对整个人才市场带来重大冲击的是人才网站的合资热潮。1999年成立的中国目前最大的招聘服务商“前程无忧”于2000年5月引入800万美元的国际风险投资,目前在线职位10多万,注册用户150万,每天浏览量多达200多万人次,经营集“报纸招聘广告+招聘网站+猎头公司+人力资源软件开发”4项服务于一身,2000年收入达800万美元,利润率15%。“前程无忧”总裁甑荣辉称:“我们的理念跟TMPm on s te r和Rec ru it的全方位服务理念一致,开放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
据统计,短短两年,我国人才网站的数量迅速增加到300多家,一些较大规模的人才网站如西部人力的“中国人才热线”(c jo1. com)和南方人才市场的南方人才网(job168. com)等也都吸纳海外风险投资,以完全的商业化模式运作,这对改变人才市场的格局影响很大。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将带来人才需求和流动的高峰。深圳最近20年里,人才总量增加了100多倍,目前需求仍然畅旺;上海2005年要建成亚洲的人才资源高地,人才总量将达到137万;而西部大开发各省区对于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今年全国人才的流动预计将逼近1000万。这些都意味着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巨大的市场机遇。 (龙斌 )